New Journal: 時空侷限是最根本的相礙

 

設計作品

發表文章
照明著作
照明課程

城市夜遊

 

現代詩作

攝影與詩

閱讀系列

閱讀摘記

閱讀周記

閱讀札記

做夢者班

新的札記


電子信箱

訪客留言

光理公司

回到首頁


 2007/11/22 08:10AM

 

2007/11/07 Wed., raining, indoor 22.9°C   應該先讀《四重緣起深般若》

 

彌勒原著《寶性論梵文新譯》初看了六十二頁,對我大抵還是充滿著各種名相解釋,除了八種功德:「一、無為;二、無功用;三、不依他覺;四、智慧;五、慈悲;六、力用;七、成就自利;八、成就利他」(p. 37),還有如同「離四句、絕百非」,四句者:無、有、亦有亦無、非有非無(p. 43);「以不二法故」,所謂「二」者即業 與煩惱,係因分別(由如理作意為因而令業與煩惱生起)(p. 44);所謂「障」者,先攀緣不實事相而成貪瞋痴生起處(p. 45);皈依三寶中的僧,即登不退轉位菩提薩埵(p. 47);佛性(dhatu—— essence/法界是一種境界而非本體——未離煩惱殼之名,亦即如來藏(p. 57)。嗯,差不多這樣。

 

決定依全佛出版社「大中觀」系列順序閱讀,大中觀就是大圓滿,屬於寧碼派叢書,順序即是已買來的《四重緣起深般若》、《心經內義與究竟義》、《入楞伽經梵文新譯》、《寶性論梵文新譯》,全是阿闍黎談錫永的著作。

 

《四重緣起深般若》封面寫「本書由談錫永先生依自宗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傳承,立足於觀修而寫,深入淺出地介紹般若波羅蜜多的三系教法,統攝大乘教法的精華,幫助我們迅速驅入甚深教法的修行核心。」主要探討四樣東西:《心經》、緣起、瑜伽行與如來藏。也許我們好奇為什麼我上次提問中間秋竹師父想到《心經》——他提到台中中心已開始教《心經》——又擔心太深有人聽不懂。

 

全書都是談錫永的論談,非針對哪部經的白話解說,反正他說深入淺出,那就容易讀一點,不然我無法消化像《寶性論梵文新譯》如此多的名相解釋又解釋。談錫永在此書自序中說到,中觀、瑜伽行、如來藏三系即對應於基、道、果之大乘教法:

中觀說緣起,有四重義,業因、相依、相對、相礙。龍樹教法說的是基,以明若波羅蜜多體性。

瑜伽行說觀修,即廣觀四重緣起,由緣起超越緣起,以至離諸相礙。彌勒教法說的是道,所明者為若波羅蜜多修證。

如來藏說修證果,則為不二法門。文殊師利說的是果,此法門所明者,主要為初地、六地、八地、佛地之現證波羅蜜多果。

pp. 5, 10

談錫永說到玄奘所譯並於漢土普及的是《心經》略本,無垢友(毗瑪拉密札)講解《心經》時用的是全詳本;如今流行的玄奘譯本只及外義,說的是體性,但有些問題「一定要跟內義(修證)聯繫,才能給出答案」(p. 9),而印度祖師吉祥獅子、無垢友、阿底峽———關於《心經》的釋論,與玄奘譯本漢土傳統完全不同,例如「吉祥獅子說的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究竟義,這究竟義,如今已說名為『大圓滿見』,或說名為『了義大中觀』」(p. 13)。

 

有「九乘之頂」之稱的大圓滿,又叫阿底瑜伽,祖師爺當然跟阿底峽有關。因此了解《心經》的究竟義而非僅外義,才能進入大圓滿見。最近一則抽象夢只有四個字:「般若智慧」,這裡前言也說「『般若』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的智慧。到彼岸者,是從我們輪迴界,越過生死海……渡入涅槃岸」(p. 8)。按照基道果的次第,確實應從講般若波羅蜜多體性的《心經》讀起,才能到依修證來說如來藏的彌勒的《寶性論》。但談錫永也說:「《心經》經文雖短,但卻不是可以輕易了解的經典。」(p. 10

 


2007/11/11 Sun., cloudy, indoor 21.6°C    《四重緣起深般若》之首堂語詞學

 

《四重緣起深般若》上回說到「大圓滿」見就是「了義大中觀見」,為什麼說玄奘《心經》版本不僅是略本,而且沒說到精要呢?「因為一定要依佛家的『五道』來說《心經》,然後才可以說是能得般若波羅蜜多的心要。」(p. 14)談錫永說現證緣起四重義理就是佛家的五道,「五道圓成即是究竟涅槃」(p. 14

 

今天在網路上發現達賴喇嘛的新書《道次第前行開示》,內容簡介裡說:「所謂『道次第』,指行道方法之前後次序。道之本質:諸凡趣入,則成為行向世間或出世間最上果位之路徑;可區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共五種。若僅從字面上而言,『道』指行走之路徑,或是行走之根基。」五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談錫永說無學道中有一個因位稱為「無間道」,即修金剛喻定無間而成佛,香港電影《無間道》是「無間地獄」的詞義誤用(p. 23),根本跟成佛無關,而是墮落至最深地獄。

 

人說佛教名相太多,滿嘴佛語,我在閱讀秋竹仁波切的《秋瘋晨曦》也有此感,或者他說得很精準,是我本來就不認識那些名相說的是性、是相、功能還是境界。如同今天聯合報登的「Tzu Chiang——「自強」號,原來是音譯式英文,不僅外國遊客傻眼,連台灣人我都看不懂。

台鐵雙語標誌 老外看嘸搭錯車

What's Tzu Chiang?」火車是國外自助旅行者來台主要交通工具,但台鐵主要車站雖有雙語標誌,但雙語乘車資訊卻不明確,有的「音譯」有的「意譯」,讓老外一頭霧水,常有老外買錯車票搭錯車。來自加拿大、在雙語幼稚園擔任外籍教師的Jessice,今年七月間,想到福隆參加海洋音樂季;到了台北車站後,她愣了很久,因為她無法分辨告示板上的Tzu Chiang(自強)、Chu Kuang(莒光)、Fu Hsing(復興)是什麼意思,又有何不同?雖然車站都有雙語標示,但是對號車是「音譯」,不用對號的區間車、普快車卻又是「意譯」,讓她很困惑;若是錯誤或會讓人誤導的英文,不如都寫中文,這樣她就會自己想辦法問人,反而比較不會出錯。 2007/11/11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這些困惑學佛也不少,所以我常感嘆比起中文,看英譯對理解反而比較有幫助。拿書裡的例子說明就是像這樣:

須知道這些名相實是依不同的觀點而建立。譬如當說「法性」時,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的性來立名;說為「真如」時,則是從其相而立名。

所以,若從般若波羅蜜多證果的功能來立名,所證者可以稱為「智」,當強調這證智其實是本然的存在境界,並非證智者新得,則又名之為「自然智」。而形容這個智境,則名之為「如來藏」。

這些名相還可以引申,由引申而立名。譬如「真如」的「如」即指相,如其相而觀照其真實,於是便又有「實相」名言安立。(pp. 27-28

所以談錫永說「真如」和「實相」是同義詞,「前者偏重於由相見性,後者偏重由性見相」(p. 28)。性是性質,相是現象,現象當然就是「見」,也就是觀照所見。其實不要說佛家了,光唐望故事裡關於同樣東西也有許多種名詞說法,這我們早就領教過了,同理,先把佛教詞彙搞清楚,才不會以詞害意,或以為在說什麼不同的東西。不過,「相相」、「如如」又是個什麼東西?好像「遍計」是相續(這後來我又看到「遍計」,沒背起來),如如就是真如——見道後的證智境相。相相,可能用法同如如文法,這裡註釋說「不論是『如如』,抑或是『真如』,所指的都是相。頌云『法性能相即真如』。『如』乃形容詞,形容行者於見道位以上之證智境相。『如如』則是將此形容詞安立為名詞。」(p. 28)。

 

還有三個不同法門的同義,即小乘重修證緣起,大乘重修證空性,密乘重修證如來藏,「實質三者無分別,緣起即是空性,空的境界即是如來藏。世尊所入的三摩地,在世尊的定中,更無緣起、空性、如來藏的分別。由是才成這觀照為『甚深觀照』。」(p. 29)今天「佛法語言學」到這裡。

 


2007/11/12 Mon., sunny, indoor 22.1°C    《四重緣起深般若》他空見又吵架了

 

今天聯合報曹興誠半版登的「兩岸和平共處法」。說到統(獨)、漸統(獨)或有條件的統(獨),跟不統不獨、暨統又獨(暨獨又統),也各有支持率。說來說去都跟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也就是「空」、「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這四句,差不多意思啦。

 

繼續來談深般若。談錫永說到「現證空性絕對不同於從理論上認知空性」,他說:「 實際上我們的心識卻從未有一刻體驗過『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境界。是故須知,證空的境界,必須由修持與行持而獲得。光從理論與名相來解說《心經》,實在便落於認知與理解的層次。」(p. 30)好,那如何修持、行持,或說如何修習與修證呢?

 

無垢友將《心經》正文分為十一答,前十答涵蓋五道,第十一答則為密咒道弟子。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此應如是——應如是觀,需正觀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1.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

2. 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

3. 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

4. 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

5.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6.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7. 無苦、集、滅、道。

8. 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9. 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

10. 三世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現起平等覺。

11. 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秘密咒,真實無倒,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爹雅他,嗡,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tad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這裡好玩的是,談錫永舉例說,慈護傳授見部(經說系)弟子「離邊大中觀」,對修部(成就系,修密咒道)弟子卻僅教授到「他空大中觀」而已,層次比較低些;慈護弟子岡波巴「對合乎密宗法器諸人,則示方便道;對雖未能灌頂而合般若波羅蜜多法器諸人,則傳授大手印教授」(p. 32)。這意思是對於前十答所針對的鈍根弟子,以較高層次的見地教授;對於第十一答所針對的利根弟子,僅示以方便道。以下有關於寧瑪派的他空見方便道教授說明:

寧瑪派與噶舉派都有他空見的教授。為什麼呢?因為這兩派都分續部(即是見部)與修部而傳。對於修部,多只傳到他空見,此亦即慈護以至岡波等大師一直傳下來的傳統。所以,在見地上,兩派都不以他空見為究竟,可是在修部傳授時,卻傳授以他空的修法,他們認為,他空不是錯見,只是方便道。

這便跟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立場不同。宗喀巴不但說他空見為錯見,而且認為是邪見,在傳授密法時,絕不許沾他空見的邊。(p. 34

明白了這一點,非密乘弟子便應該心平氣和,對密乘便不應存有偏見。顯乘其實可以得傳授至究竟,密乘修法無非只是方便。在見地上,見部高一頭地。

然而雖可高一頭地,卻非一入手即應從高處學習,因此,佛才說為五道。由是觀自在菩薩對鈍根弟子的十答,實在亦有次第,由淺入深,由低至高,由不究竟(方便)以至究竟。所以阿底峽說無垢友的釋論,對鈍根十答,可分資糧道一答、加行道一答、見道三答、修道一答、無間道一答、佛道三答。這即是《心經》的大部分正文內容。(p. 36

五道我在哪裡呢?還在資糧道努力累積修法資本呢,就跟打牌一樣,沒籌碼或本錢怎麼上桌呢

 


 2007/11/25 05:14PM

 

2007/11/20 Tue., cloudy, indoor 21.9°C   《四重緣起深般若》:四種所緣境事   

 

《四重緣起深般若》談到四種所緣境事,所謂「所緣境」就是行者在修習禪定時心中所生起的「相」,「事」指一切事物或現象。談錫永說明:「以凡心念,必成為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即說為心所攀緣,是即名為所緣境事。」(p. 37)我看過文章寫在「境相」中如何,這還不是高僧能見諸佛淨土的「淨相」。四種所緣境的事物、現象,就是有分別的與無分別的、現證實相與圓成佛道。後兩者離我們目前太遙遠也就不必討論了,因為能在定境中現證諸法實相,已是登初地菩薩,是一位已「見道」的行者,而圓成佛道則為無間道上行者所現證(p. 39)。

 

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依序說的是佛家修禪定的「觀」和「止」:

止,是將心止息於一個特定的境界。每一種觀想便即是一個「止」的境界,此即行者的所緣境事,亦可通俗名為定境。

觀,並非觀想的觀,它是觀察的意思,於一定境中,對此定境加以觀察,亦並非只觀察境中事物的形象,主要為觀察境中事物的體性。

觀,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因為當行者作觀察時,其實是對所緣境事作種種分別。正因有這種分別,才稱之為觀察。

止,則是無分別所緣境事。因為此時心念只止息於一境界形象上,對此形象更不須起任何分別、任何觀察。(《《四重緣起深般若》pp. 37-38

談錫永舉落日為例說明止、觀的不同:修「止」,只須觀想落日紅或圓,甚至可以觀想它的熱力,但「無論如何觀想,落日便是落日,是故為無分別」;修「觀」,則要分別「紅」、「光」、「圓」 ,乃至「熱」是不是這落日的體性,「如是作種種觀察,即便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談錫永引《解深密經》說「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為資糧道上行人而說;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為加行道上行人而說」 p. 38)。不過我不了解順序為何是先修「觀」再修「止」,佛家修禪定不是稱「止觀」嗎?

 


2007/11/21 Wed., cloudy, outdoor 21.9°C     《四重緣起深般若》:相依緣起

 

再摘一點《四重緣起深般若》。關於「業因有」是我早上才苦讀搞懂的,四種所緣境事講完,下面段落討論「相依緣起」。很意外發現談席永引述了些多識仁波切的釋經,還對他大力讚揚。所謂相依緣起,依多識活佛釋宗喀巴大師《緣起理讚》用母子比喻,即「子依於母而生起」。龍樹表達的思辨次第如下:

第一、凡庸執實,是執「名言有」為實。

第二、由「因緣和合」成立一切法實在是由因緣而成為有,並非如名言而成為有,那就證成了「業因有」而同時證成「名言有」無自性。

第三、深一層觀察,「業因有」其實亦不可以由因緣即成為有,只是果法依於因緣而成有,外境依於心識而成有,那就證成了「相依有」,同時證成了「業因有」無自性。(p. 113

有幾個名詞要解釋一下。「名言有」是人先有一個名詞概念,然後使用名言表達,因而覺得概念真實,所以便認為「名言有」真實;「業因有」則是「一切由名概念表達的事物,無非都只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一切法(事物、現象)由因緣之故而成為有;而超越名言與業因,稱為「相依有」,是因為心識與對境相依,「心識依對境而起功能,對境依心識而成顯現」(p. 109)。

 

對照昨天寫的,「名言有」與「業因有」屬於「有分別所緣境事」,說的便是資糧道上的內觀;證到以上兩者皆無自性存在,便來到「相依有」,也就是唯識派的起修,屬於「無分別所緣境事」,修的是加行道上的寂止,對內外對境都不須加以分別(p. 111)。差不多是我這階段的功課

 


2007/11/22 Thur., cloudy/raining, indoor 22.6°C 《四重緣起深般若》:相對緣起

 

《四重緣起深般若》今天讀的是「相對緣起」。昨天講到「在相依緣起之中,所證成的是『相依有』,,是故『業因有』無自性」,但談錫永進一步解釋「事物並非只由『心境相依』而成立,實在是由概念上的相對而成立」,譬如所有二元對立的概念,「因此,『分別』才是生起一切法的根源」;由於分別,所以一切事物、現象就落於相對,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現象皆由相對而成立。

在觀修中,最重要的境界,無非是清淨與雜染兩個相對的境界。說得再確切一點,便是心識不受雜染與心識受雜染兩種境界。相對而言,前者便名為「如來藏」,後者便名為「阿賴耶」。

阿賴耶並不是阿賴耶識,而是成立阿賴耶識的基礎,這在寧瑪派的教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教法。差別在於「阿賴耶」只是一個境界、一個狀態,即亦只是一個相,而「阿賴耶識」則不是相,而是一種功能。(pp. 115-116

所以 2007/10/01 Journal 「為什麼『以阿賴耶識為空』跟『以阿賴耶為空』,後者空的層次較深呢?」因為前者只空掉「功能」,就好像淫者自宮一樣,空掉器官並沒有空掉念頭,如果空掉「狀態」不著那個「相」,管你母豬還是貂禪皆「坐懷不亂」,嗯雖然成語已經失效了(報載「柳下惠坐懷不亂」係子虛烏有),意思了解就好。上面說的是阿賴耶,什麼又是如來藏?當然還是境界「對」(vs..)境界:

如來藏無非只是一個境界。凡夫的心識受雜染,因此有業、惑、苦,受障礙;聖者的智境則不受雜染,離諸障礙,這個智境便是如來藏了。

如來藏有兩種,一種是空如來藏,一種是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由修證而轉起的智境(所以可以說是聖者的心理狀態),不空如來藏則是「法爾」,亦即本然狀態,本來如此,自然而然,不由修證而成就。

如來藏與阿賴耶相對,在相對緣起中,這相對是「境相」的相對,亦即相對狀態。由修證,心識便可以由受雜染轉為不受雜染,這即是現證如來藏的過程。(p. 117

這次阿賴耶跟阿賴耶識就講得很清楚了,不然說「阿賴耶」是「阿賴耶識國」的國王,我還真聽不懂,原來國王是虛位元首,只是個「境界」與「狀態」啊!     

 


 2007/12/02 04:50PM

 

2007/12/03 Sun., sunny, indoor 21.6°C   《四重緣起深般若》:相礙緣起   

 

《四重緣起深般若》摘到哪了?相對緣起,談錫永這裡舉父子為例說明,雖說是相依(同時成立、不能離),卻是相對(可以分開成立、可不同時)。

 

話說貪欲、瞋恚(ㄏㄨㄟˋ)、愚癡「三毒因緣,起三業;三業因緣,起三界,是故有一切法」,談老說這裡就討論到阿賴耶了。摧魔洲尊者《淨治明相》說明:

由無明而令本始基被障者,殆為阿賴耶無疑。阿賴耶如瓶中之頑空,無思亦無明相顯現,有如昏睡或失知覺境界。完全沈滯於此境界者,即「癡」之自性,亦即無明之廣大流傳顯現。

由此境界,業力風息晃動,此即嫉妒之自性,其功用為令一光明於空性中生起,此即阿賴耶識,住於瞋之體性中。(《寧瑪派次第禪》pp. 120-121

我不知道阿賴耶識跟瞋有關,後面說「阿賴耶即是惑、業風即是業、生起阿賴耶識且隨生餘七識(一直到末那識),由是成立一切輪迴法,即是苦」,這也是佛家說「雜染」的意思主要在說惑、業、苦三樣東西。換言之,阿賴耶雖如昏睡「境界」,但在境界中依然有業在起作用,所以稱業風。談老繼續說,倘若離此昏睡境界,就沒有「業風」起作用,那便是如來藏。

 

龍樹菩薩用三重破法,「來證成染法與染者有實自性」(p. 121)(不知何義):

先由「相依緣起」,破「業因有」。

次用「相對緣起」,破「相依有」。

復用「相礙緣起」,破「相對有」。

什麼是相礙緣起?礙是障礙,「在相礙緣起中,將一切法都看成是在侷限中而成立」;我們的心識、外境一切事物都受到侷限,「所以內外一切行相,其實都是在適應侷限的條件下成立,無有例外」(p. 125)。所以所謂「任運」的意思,就是「在任何侷限中都能生起」,是故離相礙就無所謂任運,任運說的是在限制條件下或境界中的顯現。

 

相礙包含相對亦包含相依。輪迴與涅槃可以看做相對,也可以看做輪迴妨礙涅槃、涅槃妨礙輪迴;同理阿賴耶與如來藏是相對也是相礙。所以相依的兩事物必定相礙。「說相礙自然包含了業因,因為在『因緣和合』中,實亦可說為一切法受因、緣與和合相礙」(p. 126)。

知道時空相礙為根本相礙,我們就明白為什麼要建立相礙緣起了。若無此重緣起(第四重緣起,也稱甚深緣起),見道上的行人便始終受時空相礙,而不能現證如來藏的境界(稱如來藏智),修道上的行人便更沒有修行所依的基礎。(p. 134

大概是這樣了,相礙緣起還沒讀,講到時空相礙我倒有點興趣了。

 


2007/12/06 Thur., cloudy, outdoor 21°C   The Wheel of Time:時空侷限是最根本的相礙     

 

J 寫給我說:

我也沒想到那時在花蓮離死亡很近。想起來,並沒有特別痛苦,如果那時傻傻地走掉了,也是有可能的。

現在比較困擾我的不是在病本身,而是我生病讓四周的人都恐慌擔憂的影響。

肝病是一種比較外顯的病吧。有朋友看到我的臉色想起他臨終時父親的臉色,那可不是說看到我有白髮或皺紋,我覺得好笑又沮喪。

每天只要活動一兩小時左右就開始累,腹部就開始悶痛,活動是指醒著吃了飯或看了本書,收發了e-mail,有時我還是出去散散步,只要一累,臉色就很難看,這時就要躺下睡一兩個小時。

真的沒想到病得如此嚴重,不是靈氣點化了而且也確實做好二十一天自療(自利)並持續為朋友治療(利他)嗎?所以我越來越相信除了身心靈一體外,還有一部份是業力始然,雖然這部分沒有證據證明而所謂瀕臨死亡或接近死亡,是不是心意識想結束此生又打消念頭呢?

 

學佛朋友說到腫瘤瞬間消失幾分鐘之內白髮變黑煮熟的花生復原到原初的狀態這些都是「時輪密法的外成就」,其實「時輪」的英譯是 The Wheel of Time,而我一直找不到唐望說他在像隧道的「空間」中所有的時間像發散的絲縷,他可以目睹迎面而來的時間,也可以隨意跟隨哪條時間放射線,卡斯塔尼達最後一本彙整所有著作的精選集就叫《 The Wheel of Time: The Shamans of Ancient Meico, Their Thoughts about Life, Death and the Universe》,巧合吧?

 

呼應到中午看《四重緣起深般若》的相礙緣起,除了是最高緣起也是甚深緣起,因為這裡講到我們身受「最根本的相礙,是時間與空間對我們的侷限」(p. 130),因為「我們的眼識跟意識侷限了我們,所以看見的仍然是三度空間、一度時間的宇宙」(p. 131)。

兩度時間的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假設之為一根有來有去的直線,所以時間可以回頭。以此為根據,我們就假定在兩度時間的世界,已無所謂生滅,時光會回頭,老人便亦可以變回嬰孩。

但真的是這樣嗎?若時間與空間相依,情形可能是這樣,假如是相對呢?那時候,時間與空間就不是同步的運動,當時間回頭時,空間不回頭,那我們就不能由一個「老人時空體」回至「嬰兒時空體」。在這樣的世界中,生老死是什麼樣的一種現象,我們誰也說不出來,因為我們受自己時空的相礙,是故對異於自己時空者即覺不可思議。(p. 131

談老說法界是超越時空的,所以才說是不可思議。他說「佛沒有叫我們去現證法界的一切時空,因為那是不可思議的事(佛說眾生界亦不可思議),但我們卻須自知,我們實在是落在相礙之中,因此至少要在心識上認知這些相礙」(p. 132)。不僅達賴喇嘛說「時輪金剛是最後從印度傳到西藏的密續系統之一,最為深奧」(《曼陀羅》p. 33),這裡也說「寧瑪派以相礙緣起為秘密教授,不得向非根器的人宣說,亦可能由於時空概念難以理解」(《四重緣起深般若》p. 132)。

 

接下來還說到類似一個靈魂不只有一個轉世的問題。當然藏密不說靈魂,是「單一靈魂」的話就無法一次轉五個還能不同時間轉了,先別管是什麼「相續心識」在輪迴轉生,這裡說的是:

在輪迴時,由最重要的業力取「正報」(成六道中哪一道有情身),其餘的業力則取「依報」(生在什麼地方,有何享用,以至智慧、形態、聲音、美劣等等),因此,若身業、語業與意業都平衡地呈現出一個重要的勢力,那麼一個阿賴耶識便可能成為幾個輪迴的個體。例如西藏的親尊活佛,他就有五個化身,分別為身、語、意、功德、事業,所以如今代代相傳,每一代都有五個親尊。(p. 133 


註一


Copyright © 石曉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