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空泛的靈修體會描述

 

設計作品

發表文章
照明著作
照明課程

城市夜遊

 

現代詩作

攝影與詩

閱讀摘記

閱讀周記

閱讀札記


電子信箱

訪客留言

光理公司

回到首頁


  2006/05/16 07:53AM

 

2006/06/15 Thur., sunny/cloudy, indoor 29.9°C

2006/06/10 10:00AM Secondary dream.

我在寫週記──王靜蓉的週記。好暗,叫誰──親戚都在──開一下燈。我正在抄標題,然後往前翻,發覺有些寫得很長的,王靜蓉並沒有給我很好的成績,才 B-,前面有一個 A++ 的。拿一份報紙起來抄,「表哥」在我正對面便問我那標題,我往報紙一指,繼續抄。標題下有一行英文小字,再下面又一行註解,我在對註解的位置,應該是兩個、兩個的,怎麼沒有對到一塊兒。後來反悔了,這些根本跟本文無關,我應該要刪掉。本文關於促進家庭的和樂,而我那一篇講吃的:在一個巷弄裡面,有一個名聞四海的吃的,然後每個人點了什麼 (簡直莫名其妙)。「表哥」告訴我有一篇更好的,叫什麼「你可以不要再考試了,只要夢想就好了」但是還是要考試的意思。我仍然在抄,覺得有點煩。

有一片刻我有想到,我是一個巫士,我高興寫我自己想寫的,我才不理你什麼成績評定不評定,我要寫我自己在巫士上的想法。

今天收到王靜蓉為我的新書《心靈探索周記》所寫的序文,她寫道:「每每在心靈訊息的獲得後,人得被考試,在實際生活裡驗證所知真假我在五天前的夢中預見「考試」這個字眼, 似乎也是默認

首先,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動力讓曉蔚下了這麼大的功夫探索?所有生命探索的動力在第四道稱之為「磨擦」,藉由生命事件的發生、藉由發生痛苦或迷惘的情境,一個人開始修正生命、更改限制性信念,開始渴望藉由真理的彰顯來更正錯誤、解開迷惘,這條路,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會一直進行下去。「渴望清醒」是每個人都有的渴望,只是有許多人因為睡得太沉、太舒服便不想清醒了。

清醒需要很多很多能量,曉蔚試圖從她可以掌握的心靈知識來獲取了解,她的了解為何?在本書她每每以摘錄書文穿針引線替她說話,期望,在下一本著作她能將體會傳達出來。

因為我看見了一種在她大量閱讀時平行進行的東西,這東西震撼過她卻被她忽略或不得不忽略了。這是一種真實的能量,得放下知識的束縛與牽掛才能遇見。

——王靜蓉

靈修體會或體驗若要化為文字,會是非常無趣的因為寫得不好的話極易淪為一堆抽象的文字意淫。比如說我該如何描述「空」或「靜」?如果我開始湊篇幅堆砌文字,又哪裡來的「空寂」?因此即便是肯恩威爾伯計畫要寫一本靈修札記,也免不了如此聲明:「這本札記主要並不是記載我生活的細節,而是要進一步傳達長青哲學的理念。某些論文如果少了它們,札記就會顯得理路不清。」《一味》p. 29.

 

除卻理論部分,肯恩自己的心靈體悟,大概都是像這樣的極短篇:「一月二日:我釋入那空寂中,一切都顯得華光璀璨。」「四月十六日:在這浩瀚的空寂中,你是完全不存在的。」「六月二日:一切只是如實存在著。」「六月八日:今天早晨存在的只有無邊的空無。」「六月三十日:但是空寂仍然存在著。」「八月十日:超越這一切之外,一直存在著如是的感覺。」「十月三十一日:存在的只是『這個』,沒有其他東西了。」如何?當然以上有以“篇”蓋全的嫌疑。如果肯恩真要寫一本純屬自己的體悟札記,我想是極難湊成這本六百頁的《一味》,真的相當相當困難。

 

換言之,如果佛陀要傳達的是自己的體悟,又哪來那些數以萬計的佛經?因此智性上的理解便不是原罪而是方面之門。就好像《狂喜之後》書中所收錄的許許多多開悟經驗描述,我最欣賞的一則便是:「如果你想要聽個故事,它倒是平淡無奇(註一) 如果讀者美其名想閱讀的是作者的親身體驗,我的私人故事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會搬上檯面,以滿足那些八卦窺者的好奇心。我並沒有死了愛人、罹患重症、撞斷胳膊,「如果你想要聽個故事,那倒是平凡無奇」:兩年前的颱風天我早起了再回去睡,居然在夢中醒了,從此一路開始越來越清醒。如何?即便是這樣也絕對寫不滿一本書,所以免不了要寫點理念與論述。

 

靜蓉還寫道:「知識是曉蔚的一個重擔(也是抱負吧),她是個學者型的靜心者,而這兩者的精神相異。內在生命的轉化來自體驗與療癒,來自以心靈力量去轉變經驗上的幻相,進入內在的本質;轉化與知識無關,甚至是挑戰你所熱愛的知識的。已證入一味 (one taste) 也就是「不二」境界的學者天才肯恩•威爾伯是胡因夢口中讚譽有加的「學問僧」型人物,他說明自己的寫作模式是:「我會一直不斷地閱讀,寫大量的札記。一天通常可以看兩本到四本書,真正好的書我會讀上三、四遍。我一年通常要閱讀幾百本書,過程中腦子已經在醞釀我要寫的書了。換言之,我先有了腹稿,才坐下來打電腦。」《一味》pp. 194-195. 我的情況則是肯恩的迷你版,我差不多一週閱讀一本至兩本,真正好的書也會讀上兩、三遍,在寫長篇論述札記前差不多先有大致的想法。 

 

我不太偏愛繞著自己打轉的行文方式,或許跟我不喜歡讀傳記有關(也不太關心「別人」的經驗),當然以故事為主的敘事體架構下,容易博得讀者認同,哪管他是認同了故事中的哪個部分再把自己投射其中。心理治療大師海寧格在做家族排列治療時也警告,每個家族及個人有其獨特的人生劇本與排列畫面,觀者或讀者將自身投射於某個角色是不必要也是應該避免的。也因此我在閱讀海寧格的書時,對於個案分析不是快速瀏覽就是跳過。對號入座式地陷入認同不是件好事,談論抽象則流於空泛,是讀者認為的空泛,比如肯恩寫道:「如果我說出來,他們一定不相信我。」我的札記也不一定非得出版,在架構上,「閱讀札記沒有閱讀週有漸進性與整體架構,當然這個整體是在完成後才發現的。

 


 

註一此摘錄故事參閱「閱讀札記至福極樂境界?Dreaming: 進入白光〉。

 


 

Copyright © 石曉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