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四不「機械」政策;個性與本質

 

設計作品

發表文章
照明著作
照明課程

城市夜遊

 

現代詩作

攝影與詩

閱讀摘記

閱讀周記

閱讀札記


電子信箱

訪客留言

光理公司

回到首頁


  2006/07/05 06:33PM

 

2006/07/05 Wed., sunny, indoor 30.4°C  四不「機械」政策

 

鄔斯賓斯基在《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建議人奉行不「說謊」、不「想像」、不表達「消極性情感」與不(隨便)「說話」的四不機械政策。

 

1. 「說謊:談論自己所不知的事情,甚至無法知道的事情,談得就好像自己知道且能知道一樣。」p. 44. 所以我不想談論我想像的是怎樣,因為我無從證實就算直覺上知道也無法知道得詳盡。

2. 「想像:想像一詞含有一種就創造或抉擇能力意義而言的人為和不適當的意思。想像是一種破壞性的能力,絕非他能力所能控制得了的,它老是把人從較有意識的決定拖走,而朝他不願去的方向。想像幾乎跟說謊一樣壞,其實,想像就是對自己說謊。」p. 45. 所以我不想耽溺於跟說謊一樣壞的想像,而或多或少強迫自己相信至少其中一部分。

3. 「消極性情感:是指一切激烈或消沉的情感,包括自憐、忿怒、猜疑、恐懼、煩惱、厭倦、疑心、妒忌等等。人們時常把這種表達說成『真誠』,當然它跟真誠毫不相干,它只不過是人的弱點的一種表徵、一種壞脾氣的表徵、一種沒有能力獨自忍受苦惱的表徵而已。」p.46. 所以我如果企圖想要洩漏我的消極性情感,無疑只是彰顯我「沒有能力獨自忍受苦惱」罷了。我的朋友一下子通通跑光了,因為這已經至為明顯地涉及另一個要素:瞭解,素質不同的人無法相互瞭解。

4. 「說話:說話本身並沒什麼害處,但對那些不大注意的人而言,說話便真正成了一種缺陷。不設法停止說話,就無法做觀察工作。」pp. 45-46. 利用前兩項可以輕易嫁禍於人,然後我們利用說話來轉移注意。大部分的日常對話盡皆廢話,真正交談時又沒有專心聆聽對方,這樣的說話的確是不如不說

 

鄔斯賓斯基說:「如果我們反躬自問,對一個人瞭解或不瞭解是什麼意思,首先必須想到,兩個人沒有共同的語言,自然無法互相瞭解。有些字眼、記號或符號,你倆的看法不一致,那麼也就無法作進一步的瞭解。由此導出『你不能既瞭解又不同意』的原則:如果你瞭解一個人,你就會同意他;如果你不同意他,你就是不瞭解他。」p. 96. 因為瞭解涉及前篇所提的知識與素質的同步發展,鄔斯賓斯基認為此說明了為何瞭解意味著同意:「彼此相互瞭解的人們,不僅必須具有同樣的語言,而且必須具有同樣的素質。唯有如此,人們才可能互相瞭解。」p. 97. 他強調對同一事物只能有一種瞭解,其他的不是不瞭解,就是不完全瞭解。看來相互瞭解的門檻真的很高,怪不得我那些不同素質的朋友跑得一個不剩。「瞭解」的意思就是對於一部份關係到整體的瞭解,換言之,如果兩個人具有一種可以完全瞭解的相同素質,雖然目前先暫時落在「不完全瞭解」的狀態中,未來「既瞭解又同意」是一項可達成的事。

問:我們談到各種不同的層面,那不是更加混淆不清嗎?「高等層面」是什麼意思呢?

答:你為什麼覺得「高等層面」這觀念不清楚呢?比方說,用盡我們所有的智能,我們只能思考至某個層面;不過,假使我們能利用高等中心,例如高等情感中心(已經多少需要完全的自覺),那麼無疑的,在同一主題上我們就能夠做相當不同的思考,並且會發現,在事物之中有更多我們現在還沒注意到的種種關連。關於人的不同層面(水準),我們遇見由一些顯然是屬於更高程度的人們下工夫的結果。人不僅生活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層面之上,而且能夠生存於不同的層面上,這是一項明確的事實。

從這個觀點,可以把人類看作分為四個同心圓。三個內圈(由裡到外)叫做密意圈、中間圈和開放圈。第四圈是外圈,那是第一種人(行動)、第二種人(情感)和第三種人(理智)生活的地方。第四種人(開始發展意識)在外圈與開放圈之間。第五種人(具有自我意識與高等情感)屬於開放圈,第六種人屬於中間圈,第七種人屬於密意圈(具有宇宙意識與高等理智)。外圈也叫做「言語混淆圈」,因為在這個圈子裡人們彼此不能了解。只有在內圈裡人們才有可能互相了解。

Peter D. Ouspensky, The Fourth Way, 《第四道》pp. 122-123.

 

2006/07/06 Thur., sunny, indoor 30.4°C  個性與本質

 

我們所做的任何努力,無論是記錄夢與觀察自己乃至自覺的努力,都屬於「自我研究」的心理學。書上說人的本性包括外在形塑的「個性」與內在本俱的 (永久性)「本質」,當我們下工夫努力清醒與自覺,必當會迫使個性「修正」,鄔斯賓斯基用的是「復元」這個詞,然後使本質也改變。努力清醒直接作用的是本質,其迫使個性改變,而消極性情感只與個性有關。走在消極性情感背脊上的文字總有兩種判讀選擇,採用精確的辭彙永遠是較佳的作法。

個性如何影響本質這點,假定在你的個性中你得到某種結論,而且你由觀察發現自己有某個最重要的習慣,姑且說,有某種不愉快的情感,它總是在某種境況下發生。你心裡明白,這種情感既毫無用處又浪費精力,而且使你的生活倍加困難。你如何對抗它呢?你發現,依照你平常的習慣,你總是以為這是別人的過失所致,或是說你不是真心這麼想,只是人們不瞭解你。這就認可這種情感的存在。如果你改變觀點,在自己裡面創造出一個觀念:這種情感是錯的,它不可以被認為是正當的,那麼這個觀點也許最後會變成永久性的 (本質)

Peter D. Ouspensky, The Fourth Way, 《第四道》p. 95.

對於夢境,我們的知識是這麼少,以致於某種程度誤解了其象徵意義,無怪乎海寧格說區別不同夢的種類是有幫助的。如果一個陰影夢或次要夢被誤判為重要溝通訊息,將無可避免地引發災難,海寧格說:「如果你把這些夢解釋成當事人的個人陳述,你就錯待了當事人,變成要他為此負起個人責任。」奧修門徒包括王靜蓉若干程度看低頭腦及知識,但是對一個自覺甚低的「機器人」而言,如何能排除自身機械的噪音而聆聽內在呢?我慶幸尚有大量的知識以備隨時派上用場,適時拉回一些。

 

因為夢記得多,我常常用夢來「工作自己」,特別是歸類為 Meta-dreams 的夢格外需要我們的注意,因為海寧格說:「作夢的人立即能夠知道這個夢講的是什麼,並且不需要進一步解釋。有時在一個問題上工作,超越的夢會提供答案。」《家族星座治療》p. 413.

 


 

註一「第四道」意指有別於其他三道之整合道途

1. 苦行僧之路:與肉體鬥爭之路,只工作肉體

2. 僧侶之路:信仰、宗教情感之路,只工作精神體

3. 之路:知識、理智之路,只工作理智體

4. 第四道:同時工作身體、情感、理智


 

Copyright © 石曉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