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Note:

 

真的可以“無為而為”嗎?——我的意思是指沒有努力與奮鬥,

甚至不求達成、不想有所成就,也就是沒有任何欲望?

 

但葛吉夫說:「除非渴望,不表達情感。」《來自真實世界的聲音》

彷彿容許“渴望”存在,但「渴望」跟「欲望」有什麼不同?

 

克里須那穆提說明「心智的所有活動引發衝突,這份衝突摧毀了熱情、

敏感度和能量。」而他說這命題應該倒過來:「這問題不是想要去除衝突,

而是看見熱情、敏感度存在時,衝突就不見了。」《自由•愛•行動》

 

所以我假設:容許自己自然而然地表達熱情與維持敏感度,其能量流動當中

就沒有衝突存在,自然而然順著流走,便到達其本身所渴望到達之處。


這樣的“演繹”可嗎?

 

2004/10/28 05:16pm

奧修說自我—從幻象中解脫(2)

人常說沒時間這個、沒時間那個,因為太累。

葛吉夫說人一天只能產生固定額的能量,如果全數用於應付日常生活,

將無所留給內在成長,其更有甚者還需要額外的衝擊「跳階」

(他的說法是從 Si 跳到下一階的 Do)

因此他教我們用最少的能量從事“慣性活動”,以儲備相當的能量來「工作自己」。

煩惱是一種慣性活動。所謂的「問題」好像也是。

 

2004/11/04 02:52pm

 

 

  

   奧修說自我—從幻象中解脫
 

    原書名:The Book of Ego : Freedom from Illusion
    作者:Osho

    譯者:林群華
    出版社:布波
    出版日期:
2004/06/
20


 


 

 

設計作品發表文章照明課程照明著作照明記事城市遊歷現代詩集照明連結求助信箱訪客留言 回到首頁